核心閱讀
高溫氣冷堆“黨建促專項”機制的核心是突破單位、合同、所有制的界限,把強大組織力通過基層黨支部、黨建聯建等滲透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每一個環節。
(文 | 本報記者 蘇南)
“喜迎二十大 黨建促專項”聯學聯做活動合影。前排左二為清華大學核研院黨委書記唐亞平,左三為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能源報》總編輯譚介輝,左四為中國核電黨建宣傳文化中心主任張國華,左五為清華大學核研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石磊,左六為中核能源黨委副書記周紅波。徐鈺寧/圖
10月13日,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清華大學核研院”)、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以下簡稱“能汽集團”)、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能源”)在清華大學200號基地舉行“喜迎二十大 黨建促專項”聯學聯做活動,促進央企產業優勢、高校創新優勢、媒體傳播優勢深度融合。
當天,能汽集團正式加盟中國核電“黨建促專項”活動,中國核電“政產學研用”一體化“黨建促專項”活動升級為“政產學研用媒”“黨建促專項”活動。同時,相關方與能汽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與會專家表示,高溫氣冷堆于2006年被確定為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面對國家科技創新的重大需求,中核集團黨組和清華大學黨委探索的“黨建促專項”,建立了在黨的領導下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產學研合作的生態體系,形成了獨特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打造出我國校企合作的典范樣本。未來,“政產學研用媒”將合力助推高溫氣冷堆產業鏈升級。
1 黨建力促自主創新
獲重大突破
高溫氣冷堆“黨建促專項”的核心是突破單位、合同、所有制的界限,把強大組織力通過基層黨支部、黨建聯建機制等滲透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每一個環節?!包h建促專項”的實施,推動解決了高溫氣冷堆燃料元件、電磁軸承主氦風機等一批“卡脖子”難題,使我國在先進核能技術和核心裝備制造等自主創新方面獲得了重大突破。
“我們完成了全部核心技術攻關?!鼻迦A大學核研院黨委書記唐亞平表示,我國建設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溫氣冷堆工程試驗臺架,完成了燃料裝卸、控制棒驅動機構、主氦風機等主要系統與設備關鍵技術的試驗驗證,工程設計得到了有效驗證和優化,解決了所有“卡脖子”技術難題。
據清華大學核研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石磊介紹,我國目前已成功實現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并網發電,確定了以250MWt為標準反應堆模塊和采用蒸汽透平的技術方案,系統性地掌握了商業規模的高溫氣冷堆技術。
據記者了解,在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15181臺套核島設備中,有2201臺是首臺套設備,其中660臺系全球首創。同時,圓滿完成了世界最大最重的壓力容器、全球首臺螺旋管式蒸汽發生器和電磁軸承主氦風機等關鍵設備研制,國產化率達到93.4%。
此外,目前我國已實現高溫氣冷堆的高性能燃料元件批量化生產。高溫氣冷堆球形燃料元件通過了輻照性能試驗和模擬事故極限溫度考驗。這意味著我國自主研發攻克了批量制備技術。據悉,全球首條工業規模、年生產能力達30萬顆、全部設備實現國產化的燃料生產線已建成投產。
2 蹚出一條
合作創新之路
中國核電黨建宣傳文化中心主任張國華表示,“黨建促專項”活動是構建在政府組織和引導下的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把黨組織的優勢和力量轉化到科研一線和建設現場,走出了一條新型舉國體制下抓黨建促進重大科技創新的成功之路。
高溫氣冷堆是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先進反應堆技術,具有固有安全性及發電效率高、可多模塊靈活組合、應用領域廣等特點。但是,作為全球首個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要實現從實驗堆技術向商用堆技術的跨越,無異于進入了核能科技創新的“無人區”,除了技術創新本身的巨大挑戰以外,還面臨著產業化過程漫長復雜、經濟回報周期長、多方參與主體協同等一系列難題。
據了解,為高效協調高溫氣冷堆錯綜復雜的創新與產業鏈條關系,高溫氣冷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各參研、參建單位聯合發起“黨建促專項”活動,極大地調動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性?;鶎咏M織探索出了“七聯合”的做法,即聯合學習研討、聯合謀劃發展、聯合任務攻關、聯合黨建活動、聯合主題宣傳、聯合理論研究和聯合表彰。
據中核能源黨委副書記周紅波介紹,通過將黨的組織與重大專項科研建設項目的研發管理體系有機融合,構建起跨產業鏈、跨所有制、跨單位的“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 、共建共享”的黨建聯建工作體系,實現了示范工程建設和黨的建設雙促進、雙豐收和雙示范?!啊h建促專項’解決了高溫氣冷堆產學研各主體的利益藩籬問題,開辟出應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連接的快車道,搭建起了產學研一體化高效協同的項目團隊?!?/p>
3 “黨建促專項”
有了新使命
“十四五”期間,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即將取得圓滿成功,“黨建促專項”工作又將迎來新的使命和任務。
周紅波表示,中核能源是產業化推廣EPC承包的先進核能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拔磥?,核能不僅要發電,還要供熱、供汽和制氫?!?/p>
“在新形勢、新發展、新要求下,我們提出了黨建促產業鏈的構想?!睋芗t波介紹,“黨建促專項”活動后續將圍繞高溫氣冷堆技術創新和應用研究,圍繞氫、汽、水、熱、電等綜合能源供應體系的產業集群和發展方向推動高溫氣冷堆產業發展。未來,高溫氣冷堆產業鏈將進一步擴大陣容,形成跨單位、跨區域、跨所有制的合作模式,構建起“政產學研用媒”溝通交流、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的互動互助交流平臺。
能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能源報》總編輯譚介輝表示,加入中核集團黨組和清華大學黨委探索出來的“黨建促專項”聯學聯做活動,將進一步加強高校、企業與媒體的密切聯系,“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技創新網絡將深化為“政產學研用媒”新生態網絡。
譚介輝表示,在新的國際能源形勢和“雙碳”背景下,發展核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思想引領,通過多元化的媒體平臺將專業的核能技術傳播給社會大眾,講好核能產業創新發展故事。我們將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宣傳:一是核能的戰略性,要把發展核能的時代背景和重要意義講清楚。二是技術的先進性,要把高溫氣冷堆的前世今生、發展脈絡、國際對比等情況講清楚。三是應用的安全性,要把高溫氣冷堆為什么具有固有安全性講清楚。四是推廣的經濟性,要把發展核能的投入產出賬算清楚,既要算短期賬又要算長遠賬,既要算經濟賬又要算環保賬,既要算小賬又要算大賬。五是要塑造核能戰線人物的典型形象,要把核能領域優秀代表人物“一輩子只干一件事,干成一件事”的奉獻精神生動地講出來,傳播和弘揚他們高尚的家國情懷。六是要講核能工程的復雜性,要把一項項重大核能工程的復雜性、艱巨性以及對產業鏈和產業體系的帶動性講清楚。七是要講核能學術與文化的交融性,要反映核能科技創新、學術研究與創新文化相互交融、彼此促進的關系。八是要講黨建的引領性,要把我們開展“黨建促專項”活動的成功經驗、作用效果講清楚。通過核能領域的宣傳,使公眾深刻認識核能、進一步認可核能,使核能產業發展得到各界支持,為我國能源轉型、能源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
原標題:黨建助力科技重大專項并向產業鏈延伸
End
見習編輯 | 李澤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